扶贫的房子可以自己有买卖吗?
取决于产权和房产证
扶贫房是否可以买卖,主要取决于其产权归属和是否取得合法房产证:
一、不可买卖的情形(政府建造的扶贫房)
产权性质受限:由政府建造、位于集体土地上的扶贫房,通常无完整产权,仅有居住权,无法自由交易。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房地产不得转让。
此类房屋旨在保障贫困群体基本居住需求,私自买卖可能导致交易无效或房屋被收回。
二、可以买卖的情形(农民自建/购买且有产权证)
产权明确:若扶贫房由农民自建或购买安置,且已取得房产证,则产权归属个人,允许合法交易。
交易条件:
需确认房产证真实有效,土地性质为可交易类型(如国有土地);
买卖双方需签订书面合同并办理过户手续;
部分地区可能设有限售年限(如20年内不得转让)。
三、注意事项
政策差异:不同地区对扶贫房管理有细化规定,交易前需咨询当地住房管理部门;
法律风险:若违规交易,可能面临合同无效、经济损失等后果。
总结:政府建造的无产权证扶贫房不可买卖,农民自建/购买且有产权证的扶贫房可合法交易,但需遵守属地政策与法律程序。
上海煊宏律师事务所
法律问题咨询电话:18916469285
业务范围:律师会见,取保候审,刑事无罪和轻罪辩护(主任律师带队,30年刑事案件办理经验,一对一服务。)
其他业务:民事纠纷类离婚纠纷、借贷纠纷、遗产继承纠纷、劳动纠纷、邻里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