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法制 · 法律咨询 · 共创和谐社会
在线客服系统
首页 > 法律百科 > 法律法规 > 法律知识

肖像权和名誉权侵权有什么区别

发布日期:2025-01-17 阅读:502

肖像权和名誉权侵权有什么区别

 

肖像权和名誉权侵权在多个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以下是详细的分析:

 

一、定义与特点

肖像权侵权

定义:未经肖像权人同意,擅自制作、使用或公开其肖像,或以丑化、污损、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肖像权的行为。

特点:

专有性:肖像权是自然人专有的权利,只有肖像权人本人才能享有和行使。

形象性:肖像权所保护的是自然人的外部形象,这种形象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出来的。

可许可性:肖像权人可以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并可以通过许可使用合同来约定使用的范围、方式和期限等。

名誉权侵权

定义:通过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这些行为必须具有特定的主观过错(如故意或过失)和客观损害结果(如导致他人社会评价降低)。

特点:

主体广泛性:名誉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一项重要人格权,无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非法人组织,都享有名誉权。

内容双重性:名誉权的内容包括名誉保有权、名誉维护权和名誉利益支配权。

客体社会性:名誉权的客体是名誉,即社会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评价。

侵权特定性:名誉权侵权通常表现为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

 

二、侵权方式与表现形式

肖像权侵权

侵权方式:可能涉及对他人肖像的丑化、污损、伪造或使用。

表现形式:

未经许可将他人肖像用于商业广告、商品装潢等。

恶意修改、毁损他人肖像。

名誉权侵权

侵权方式:通常是通过言语、文字等方式进行,如散布虚假言论、撰写诽谤性文章等。

表现形式:

散布谣言,诽谤他人。

恶意揭露他人隐私。

职业诽谤,损害他人职业声誉。

 

三、法律后果与救济途径

肖像权侵权

法律后果:可能导致被侵权人肖像权的损害,进而影响其个人形象和隐私。因此,侵犯肖像权的法律后果主要是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以及赔偿损失。

救济途径:被侵权人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并消除影响;对方不停止侵害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护自身的权益;符合条件的,可以要求对方赔偿损失。

名誉权侵权

法律后果:可能导致被侵权人社会评价的降低,进而影响其职业发展和社会关系。因此,侵犯名誉权的法律后果通常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以及赔偿损失等。

救济途径:被侵权人同样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以及赔偿损失。此外,还可以通过公开声明、媒体曝光等方式恢复名誉。

综上所述,肖像权和名誉权侵权在定义与特点、侵权方式与表现形式以及法律后果与救济途径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实施任何形式的侵权行为。同时,在遭受侵权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寻求法律援助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上海煊宏律师事务所——为您提供定制法律解决方案

平台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律师咨询服务

律师经验:刑事律师拥有刑事诉讼26年的丰富经验

全国客服热线:18916469285

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离婚纠纷,劳动纠纷,交通事故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合同纠纷经验丰富等。


律师咨询
关键词: 肖像权和名誉权侵权有什么区别
备注:文章内容来源网络资料整理,如果文字和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投诉邮箱:zhangyufa2021@163.com
遵纪守法 打造品牌平台
诚信经营 塑造口碑形象
为民服务 组建法律援助
勤学苦研 学法护法普法

首页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