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法制 · 法律咨询 · 共创和谐社会
在线客服系统
首页 > 法律百科 > 法律法规 > 法律知识

劳动法规定的工伤赔偿流程及标准

发布日期:2024-12-30 阅读:248

劳动法规定的工伤赔偿流程及标准

 

劳动法工伤赔偿流程及标准?工伤赔偿流程包括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赔偿协商与仲裁。工伤认定有时间限制和申请主体规定,劳动能力鉴定需符合一定条件申请。赔偿标准涵盖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等。

 

一、劳动法工伤赔偿流程及标准

 

工伤赔偿流程如下:

 

1. 工伤认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3. 赔偿协商与仲裁:根据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结果,用人单位和工伤职工协商赔偿事宜。如果协商不成,工伤职工可申请劳动仲裁。

 

工伤赔偿标准:

 

1. 医疗费: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 停工留薪期工资: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3. 伤残津贴等:根据伤残等级不同,从工伤保险基金或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等不同项目。例如,一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伤残津贴为本人工资的90%等。

 

劳动法工伤赔偿流程及标准

 

二、工伤赔偿范围及赔偿标准

 

工伤赔偿范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医疗费用,包括治疗工伤所需的挂号费、住院费、医疗费、药费等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费用。

 

2. 停工留薪期工资,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3. 护理费,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4. 伤残津贴,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不同伤残等级的,按照一定比例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

 

5.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这些是根据伤残等级确定具体金额。

 

赔偿标准方面,不同地区有一定差异。例如医疗费用按实际支出赔偿;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残津贴根据伤残等级,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等,各地根据本地经济情况会在国家规定基础上有具体细则规定。‌

 

上海煊宏律师事务所——为您提供定制法律解决方案

平台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律师咨询服务

律师经验:刑事律师拥有刑事诉讼26年的丰富经验

全国客服热线:18916469285

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离婚纠纷,劳动纠纷,交通事故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合同纠纷经验丰富等。


律师咨询
关键词: 劳动法规定的工伤赔偿流程及标准
备注:文章内容来源网络资料整理,如果文字和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投诉邮箱:zhangyufa2021@163.com
遵纪守法 打造品牌平台
诚信经营 塑造口碑形象
为民服务 组建法律援助
勤学苦研 学法护法普法

首页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