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视权的起诉时限是多久?2年吗
探视权并非必须在两年内提起诉讼。
离婚后,不直接拥有监护权的一方享有探视权,这一权利是长期有效的。若对方阻碍探视权的行使,受影响的一方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
关于探视权的行使方式、时间,应由双方协商确定;若协商不成,则由人民法院进行裁决。双方通过民政部门协议或法院调解、判决确定的探视权,均受法律保护,任何一方不得设置障碍或拒绝对方行使权利。任何侵犯探视权的行为都将承担法律责任。
探视权不受诉讼时效限制的原因包括:
1. 探视权的主动实现难度较大,需要双方协商或法院判决来明确具体的行使方式和时间。
2. 探视权纠纷案件审理困难,被告常不积极应诉,导致法院难以获取子女生活状况信息,难以确定科学合理的探视方式。
3. 探视权纠纷执行困难,包括执行标的难以确定、执行措施难以实施以及执行协助义务难以界定。
探视权的起诉流程如下:
1. 确定管辖法院,原告应在被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 撰写起诉状,明确原被告信息、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并签署时间和姓名。
3. 准备证据材料,包括证明父母子女关系的证据以及对方无理阻挠探视权的证据。
4. 提交起诉状和证据到法院进行立案,并缴纳相关费用。
5. 等待法院审理判决,遵守法院安排。
6. 若判决后对方仍未履行义务,可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千零八十六条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上海煊宏律师事务所—为您提供定制法律解决方案
律师经验:刑事律师拥有刑事诉讼26年的丰富经验
全国客服热线:18916469285
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离婚纠纷,劳动纠纷,交通事故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合同纠纷经验丰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