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的基本手续和要求2025
提交申请书:取保候审申请书需详细说明取保候审的原因及必要性,可以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人、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辩护律师提交。
选择担保方式:可以选择保证人或保证金作为担保方式。保证人需提供身份证明和保证书,保证金金额由机关确定。
身份证明:申请人需提供身份证明文件,如身份证、户口簿等。
委托书:如果由他人代为申请,需提供授权委托书。
其他证据材料:提供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相关证据材料。
不同情况下的具体手续和证件要求
律师办理取保候审:律师需提交取保候审申请书,并提供律师执业证复印件、拘留或逮捕通知书等材料。
保证人担保:保证人需提供身份证明文件和工作单位的收入证明,以确保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承担担保责任。
嫌疑人患病:如果嫌疑人患有疾病,需提交医院诊断证明书,以证明其身体状况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和律师申请取保候审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有权决定的机关应当在收到书面申请后7日以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并且提出了保证人或者能够交纳保证金的,公安、司法机关应当同意并依法办理取保候审手续;对不符合取保候审法定条件的,不同意取保候审不同意取保候审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申请取保候审的权利。而且获得取保候审,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自己洗脱犯罪嫌疑有重大帮助。不过司法实践中,很多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在准备申请材料时,不清楚司法机关的审查重点,在申请书中一味的强调犯罪嫌疑人无罪的可能性,最后导致申请不能获得司法机关的批准。申请取保候审时,可以向专业刑事辩护律师咨询如何准备申请材料,以提高申请的成功率。
哪些人能够申请取保候审
对于取保候审的申请主体即申请取保候审的主体资格问题,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明文规定: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这是一项授权性规定,也是一项排他性规定,这一规定即将申请取保候审的主体资格授予给了已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法定代理人”就是指依法代理被代理人从事某种行为的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近亲属”则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那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律师或者其他辩护人是否有权申请取保候审呢?这在司法实践中的做法并不一致。有的地方允许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律师和其他辩护人为其申请取保候审,有的地方却不允许。对此,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第六十八条明文规定:“被羁押的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和律师有权申请取保候审。”这一规定即赋予被羁押的被告人的律师为其申请取保候审的权力。
上海煊宏律师事务所——为您提供定制法律解决方案
平台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律师咨询服务
律师经验:刑事律师拥有刑事诉讼26年的丰富经验
全国客服热线:18916469285
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离婚纠纷,劳动纠纷,交通事故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合同纠纷经验丰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