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侵占他人财产罪的立案标准
非法侵占他人财产罪的立案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观方面
行为人必须明知财物属于他人,并故意将财物非法占为己有。这是构成侵占罪的主观要件。
二、客观方面
行为对象:侵占罪的行为对象包括三种财物:一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二是他人的遗忘物;三是他人的埋藏物。需要注意的是,遗忘物与遗失物不同,遗忘物是所有人或持有人将财物遗忘在某处,因一时疏忽而忘记拿走,但一般能够回忆起来遗忘的时间与地点,随时可以回去取回的财物。而遗失物则是失主丢失的财物,失去对财物的控制时间相对较长,一般不知道丢失的时间和地点,拾得者一般也不知道也难以找到丢失之人。
行为方式:行为人通过非法手段将上述财物据为己有,且数额较大。这里的“非法手段”通常指的是未经财物所有人或合法持有人同意,擅自将财物转移为自己占有。
拒不退还或交出:行为人在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后,经财物所有人或合法持有人要求退还或交出时,拒不退还或交出。这是构成侵占罪的客观要件之一。
三、数额标准
关于侵占罪的数额标准,一般认为数额较大者,基本阈值设定为1万元人民币以内至不超过10万元人民币。具体数额标准可能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而有所不同,需由最高人民法院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进行最终确定。若案件中的犯罪金额达到或超过一定数额(如10万元人民币但未超过20万元人民币),则可能被认定为“数额巨大”;若犯罪金额达到或超过更高数额(如20万元人民币),则可能被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四、其他注意事项
侵占罪是自诉案件,即告诉的才处理。除非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
在侵占罪中,行为人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并不影响该罪的成立。这与贪污罪等利用职务便利的犯罪有所不同。
综上所述,非法侵占他人财产罪的立案标准主要涉及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客观行为方式及数额标准等方面。在具体案件中,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上海煊宏律师事务所——为您提供定制法律解决方案
律师经验:刑事律师拥有刑事诉讼26年的丰富经验
全国客服热线:18916469285
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离婚纠纷,劳动纠纷,交通事故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合同纠纷经验丰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