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接受上门美容医疗致残谁的责任?
如今的医疗美容行业迎合了消费者的变美需求,受到广大女性消费者的青睐,但社会上的美容机构和相关从业者鱼龙混杂,暗藏消费风险和陷阱,消费者为追求美丽而导致毁容的案例更是屡见不鲜。近日,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法院就审理了一起这样的案件。
基本案情
2022年6月,王某因想做溶脂、瘦脸、玻尿酸隆鼻等美容手术,向某医疗公司的离职人员王某咨询,并告知了自己之前做过的美容手术情况。王某为王某介绍了相关美容项目,并商定了上门服务及服务价格。王某随后联系了某医院美容科执业医师刘某一同上门为王某进行手术。在王某家中,刘某为王某鼻部注射玻尿酸时,王某突发恶心呕吐、右眼视力障碍、左侧身体无力等症状。后经医院诊断治疗,王某被告知右眼失明,没有恢复可能。司法鉴定机构评定王某的伤情为右眼视力损失和左上下肢肢力下降,构成两处八级伤残。王某、刘某、王某因无法就赔偿数额协商一致遂至成讼。
案件审理
法院审理后认为,刘某虽具有实施医疗美容项目的执业医师资格,但擅自在医疗机构外对王某实施医疗美容行为,实施手术前未尽到告知义务,未遵守医疗美容技术操作规程,导致术中王某身体受损,刘某具有明显过错,其应对王某的损害后果承担主要责任。
王某在本次医疗美容服务中,在其明知自己不在医疗美容机构工作且不具有医疗美容医师、护理工作人员资质情况下,为王某介绍相关医疗美容项目并商定了本次美容服务价格,此后联络医生刘某为王某提供医疗美容服务并自行决定使用美容产品品牌,其与刘某为共同整体向王某提供医疗美容服务,与刘某是有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人,且具有明显过错,应当与刘某对王某的损害承担连带责任。
王某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此前已有注射玻尿酸的经历,明知个人居所不具备实施医疗美容手术的条件,为图方便选择在个人居所实施美容手术,未到正规医疗机构,未尽到谨慎注意义务,应认定其亦具有一定的过错,可以减轻刘某、王某的赔偿责任。法院酌定王某自行承担20%,刘某、王某承担80%的赔偿责任,即赔偿王某各项经济损失及精神损害抚慰金共计357847.62元。王某不服,向汉江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二审最终以调解方式结案,刘某一次性赔偿王某损失25万元,王某一次性赔偿王某损失12万元。
法官提醒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性消费者追求美丽,无可厚非。但应注意的是,医疗美容不同于生活美容,属于医疗活动,一切须遵守医疗法律法规。消费者应当选择到正规、有资质的医疗美容机构进行医疗美容消费,术前及时、全面了解手术可能产生的风险,慎重评估风险后作出抉择,以确保接受医疗美容服务的安全性,避免因此给自己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在接受医疗美容机构的服务时,建议大家做到以下几点:
1.选定美容医疗等相关机构时应详细审查、核实好该机构的资质、经营范畴等,包括医生的执业资格;
2.在签订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服务合同及手术知情同意书等时,对其中的各类条约、款项都要认真阅读,不明白或感觉有风险的地方则应和对方进行咨询、沟通,从而对相关事宜了解清楚;
3.应及时对相关的票据、合同、服务记录等进行妥善保管,以备出现矛盾纠纷时作为证据使用。
上海煊宏律师事务所——为您提供定制法律解决方案
律师经验:刑事律师拥有刑事诉讼26年的丰富经验
全国客服热线:18916469285
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离婚纠纷,劳动纠纷,交通事故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合同纠纷经验丰富等。